生鲜电商玩家的两极分化推动了行业的洗牌。幸存者仍然面临挑战
回顾过去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传统行业几乎止步不前,但保鲜电商行业却逆势翻盘,不仅保持了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赢得了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还催生了社区团购的新潮流。
从生鲜电商玩家的生活状况来看,强者与弱者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2020年资本宠儿和那些歇业者将共存,行业洗牌仍将继续。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生鲜电商赛道将在2020年重新激活,但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入,行业竞争将会加剧,缺乏核心优势且尚未建立护城河的企业只能被快速淘汰。
对于行业幸存者来说,如何在行业的阵痛期突围,成为每个平台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分析人士认为,生鲜电商还处于烧钱培养市场和消费习惯的阶段,这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生鲜电商迫切需要走出“烧钱”模式,在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上下功夫。
生鲜电商处于最佳状态,社区团购成为新的渠道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导致大量用户进入生鲜电商平台,使得行走在困境边缘的生鲜电商得以生存,迎来了发展机遇。2015年至2019年,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从497亿元增长至2796亿元,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4047亿元,同比仍保持44.7%的高增长。
同期,生鲜电商在网购中的渗透率仅在1.3%至3.6%之间,与传统电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仍有待提高的渗透率,生鲜电商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据经社“电数宝”电商数据库监测,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10日,国内零售电商(生鲜电商)共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136.3亿元。生鲜电商频频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表明资本在市场“寒冬”中格外关注生鲜电商的发展潜力和爆发力。
作为生鲜电商的细分赛道,以集、配、预售模式出现的社区团购,在2020年表现尤为出色,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出路。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20亿元,2022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
嗅觉敏锐的首都也是如饥似渴,毫不掩饰对新出路的关注。据蓝鲸, TMT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社区团购领域至少有11起融资案例,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其中,十家俱乐部融资频率最高,年内获得融资4笔;盛兴优选获得最高单笔融资金额。虽然只有两轮融资,但累计金额为1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被资本市场追捧的行业老玩家外,2020年,社区团购也成为阿里, 京东, 美集团、滴滴、拼多多、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肉搏战的新竞技场。目前社区团购虽然在监管下已经开始冷静下来,但仍然是巨头们具有战略倾向的重要业务板块。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社区团购的繁荣发展,包括电商、零售和供应链企业在内的不同类型的商家将逐步加入社区团购行业。从长远来看,在生鲜零售领域投入足够的资源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强者强,弱者出局,行业玩家两极分化
从2020年生鲜电商平台的生存状况来看,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行业老玩家以一年三轮融资的速度,当地最大的战略投资,成为这条赛道上的闪亮明星。据《天眼查,日报》消息,游仙于2020年5月、7月、12月共获得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背后的投资者包括腾讯投资、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
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上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疫情加速了生鲜电商的发展。随着优秀生鲜产品的日常融资,生鲜电商的头部效应将更加明显,市场将被巨头瓜分。“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只有稳定的供应链渠道和优质的资源配置,才能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每日优品在供应链体系上有自己的优势,此次融资可以提升其在生鲜电商赛道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老牌生鲜电商公司易果生鲜因2020年10月破产重组成为舆论焦点。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易果生鲜、云香供应链、安鲜达,三大相关平台背后的运营公司于7月30日进入自愿破产重组。
据记者查询,上海市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30日裁定受理上述三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案件。一个月后,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和上海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两家社会中介机构被任命为联合管理人。2020年9月4日,上海市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公告,设定了本案债权申报期限。
记者联系了一位在易果,工作过的新人,对方表示情况属实;易果生鲜食品首席执行官张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事实上过度依赖天猫,的超市,早在2019年,易果的生鲜食品就出现了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生鲜电商将受疫情推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获客成本将大幅降低,赛道将重新激活;但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入,行业混战升级,缺乏核心优势、尚未建立护城河的企业只能快速被淘汰。
幸存者仍然面临许多考验,供应链成为赢家
对于生鲜电商的幸存者来说,在2020年的混战中活下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以待毙,放松身心。如何在行业的阵痛期突围,成为每个平台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
《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疫情的好转和稳定,保鲜企业仍需将产品返本。只有深化供应链,提高配送能力,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由于生鲜电商的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整体大规模盈利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平台要想突破需要加速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近日,不少用户告诉记者,商品质量和物流配送体验是他们选择或放弃生鲜电商平台的主要考虑因素。其中一位用户说:“最重要的是商品质量要达到预期。毕竟,它们经常被使用和食用。如果质量不好,他们肯定不会再买了。此外,配送速度要尽可能快,尤其是鲜肉、冷冻食品等生鲜产品。如果发货不及时,就相当于白买了。”
这无疑对平台的供应链和及时交付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研究报告中,国信证券指出,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一直是生鲜行业自身的供应链压力和线上企业发展初期的客户压力,而解决的办法
具体来说,生鲜电商在前期引流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消费者教育,这也会耗费较高的引流成本;企业需要有效获取准确的流量,以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在客户获取层面,企业的对策包括根据不同定位的客户特点进行精准营销,或者依托流量龙头,利用大集团生态引水,就像盒马依托阿里生态,日常优势依托腾讯引水一样
另一方面,供应链作为生鲜电商配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各平台的重视。国信证券指出,供应链问题不仅困扰生鲜电商,也是整个生鲜行业的一个难点:一是生鲜食品上游生产端分散,产品质量标准难以保证;二是流通环节多且复杂,价格体系不透明,导致渠道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三是产品链条长,我国冷链运输发展不完善,带来高损耗率。
近年来,一些生鲜电商平台一直在积极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包括采用直接生产或前置仓的模式,通过缩短生鲜产品的配送链条,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产品损耗。
对此,莫岱青也表示,很多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品类型、服务体验、供应链、配送等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处于烧钱培养市场和消费习惯的阶段。这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生鲜电商需要走出“烧钱”模式,在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