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的另一面
在很多人眼里,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只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将目标对象从C端用户转移到B端用户。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看到的是以获取B端流量为主导的新发展趋势的出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能看到工业互联网玩家在争夺B端流量。有人靠资本运作,有人靠场景打造,有人潜心于行业实际运作。虽然通过将流量竞争的重心从C端转移到B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端流量峰值的尴尬,但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可能只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延续,只是一味的获取流量,而没有思考真正改变B端的正确方式方法。
抛开流量本身,从新的角度看待工业互联网,所谓的工业互联网或许会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属于它的新时代。笔者坚信,工业互联网的重点不在互联网,而在工业。只有审视和发展以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所谓的工业互联网才能摆脱消费互联网的束缚,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基于这个逻辑,工业互联网的关键点不在于它覆盖了多少应用场景或多少流量,而在于工业互联网玩家对行业的改变有多大。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内涵,或许可以得出一个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的结论。而用这个结论寻找工业互联网的突破口,或许,才是真正打开工业互联网的正确途径。
无论是头部互联网巨头,还是新兴的产业互联网玩家,几乎都将流量视为产业互联网的生命线。无论是通过赋能还是资本运作,争夺B端流量都是发展的重点。然而,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投身于工业互联网时,可能并没有真正把握其内涵和本质,而是走上了另一条消费互联网的道路。在工业互联网的早期,跟风、跟风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当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入深水区,将考验玩家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此时此刻,我们可能不得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集中的存在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平台化和集中化似乎是排他性的。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出现,是它的商业模式,而S2B模式就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杰出代表。当然S2B2C等一系列商业模式都是从S2B模式衍生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哪种类型的S2B模式,其底层逻辑都是基于一个中心或平台。换句话说,平台和中心仍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这种模式确实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如果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构建在某个平台或中心上,那么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可能还是一种流量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比单纯以工业互联网为中心和平台,笔者更愿意将工业互联网的玩家视为一个分散的存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看到的大规模平台和中心,将不再以现在的概念形态存在,而是开始化整为零,深入产业发展的细节。在传统行业的每一个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工业互联网玩家的影子。消费互联网时代,玩家通过去中介化的手段提高行业的运营效率。工业互联网时代,玩家通过深度改变传统行业的底层要素和运营模式,提升行业的运营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参与者扮演着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对于每一个试图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来说,都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不断丰富自己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内容,从而找到与行业深度绑定的新机会。当我们从这样的角度看待工业互联网,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可能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共同的平台和中心,以及我们追逐的流量,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以效率为导向的存在
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在提到一种商业模式时,通常会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为某个行业提升了多少效率,玩家提供效率的方式是通过构建规模优势来实现的。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互联网平台不断延伸自身生态系统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失效。原因在于,当信息不对称被打破,规模发展陷入瓶颈时,除了效率本身不再是困扰产业发展的原因之外,效率提升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而本质的变化。
笔者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一种绩效导向的存在。所谓效率,其实就是改变传统产业的内部构成要素,然后重构深度改变的构成要素来改变产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早期,我们看到玩家通过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来改造行业,从而推动行业更加良性的发展。虽然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玩家找到新的发展机会,但如果只关注效率而忽视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就会陷入新的发展周期。
我们看待工业互联网,要放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看待和思考。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工业互联网,我们对工业互联网的看法就会跳出传统的匹配和中介主导的供需对接逻辑,真正进入以各种需求为主导的供需对接逻辑。此时,效率本身已经不再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主要痛点和问题,因为效率本身已经得到了高度优化,如何让供需本身更精准、更快、更好,才是行业互联网玩家真正需要做的。
工业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存在
当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现在熟悉的平台和中心将不复存在。无论是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还是我们现在看到的B端、C端,都将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他们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所谓的中心或平台。如果把消费互联网时代看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展逻辑和一个链条式的发展逻辑,那么它就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层次和点对点的发展逻辑。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无论是行业运营逻辑还是供需模式,都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从运行逻辑来看,工业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多维度的发展逻辑,每一个点都可以与其他点相连,并能深度赋能外部要素。因此,工业互联网时代不会有消费互联网这样不同的角色和位置,也不会有基于某个平台的所谓生态,而是不同平台上不同元素再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供给侧也可能是需求侧,而传统的需求侧也可能是供给侧。
因此,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将不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对一、自上而下的链式结构,而更像是一个分散的、发散的、二维甚至多维的结构。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和角度来看待工业互联网,可能会发现工业互联网本身虽然有互联网这个词,但本质上已经不再与互联网本身有任何联系,而是成为了基于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内部要素的全新存在。
工业互联网不是基于传统的存在
当我们看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互联网,我们看到的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互联网物种。这是这么多工业互联网玩家无法跳出互联网发展怪圈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所谓的工业互联网不是基于互联网的存在,而是基于新技术的存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工业互联网应该是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存在。在数字时代,传统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元素将会深入而全面地发展。以此为开端,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才能跳出互联网的束缚,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特别是随着更多新技术开始应用于传统产业,我们所看到的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将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将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可以避免被互联网追赶。
当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深水区,我们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它。只有这样,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能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自己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