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消费者变成品牌粉丝?
很多年前,“粉丝”这个词一般只出现在娱乐圈,只有娱乐圈的大明星才有无数的铁杆粉丝。
然而,近两年来,互联网圈也掀起了粉丝经济的热潮,这一现象正在无休止地蔓延。小米,有米粉,魅族有魅友,华为,有花粉,各种名字的粉丝层出不穷。
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经说过:未来的品牌迟早会死无粉丝。
未来,品牌必须有自己的铁杆粉丝,否则将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互联网竞争。
“粉丝”从何而来?
“粉丝”这个词首先指的是“粉丝”,意思是崇拜某个明星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心态时尚的年轻人。
截至2019年6月,全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较2018年底提高1.6个百分点。庞大的网民数量让“粉丝”的含义有了新的延伸。
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关注者,微博中关注对方的人,甚至是在网上看短视频的用户,也被称为“粉丝”。几乎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成了品牌的必修课。
也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时空距离缩短。无论是直播卖货的李佳琦、薇娅,还是知识电商吴晓波频道,还是get APP,还是各大知名品牌,其背后的运营核心都是以粉丝为基础,从而引发一系列“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本质上是(消费者对企业)经济,其模式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产出,即按需求供给。
简单来说,产品在正式生产前就接受预订。这种模式最常用于“粉丝”群体。比如某个产品的产量,往往是根据它在粉丝中的受欢迎程度。粉丝人气越高,产出越高。
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对于品牌传播非常重要,能够为品牌带来巨大价值。
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同时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品牌,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忠诚度,从而将消费者变成品牌的“粉丝”。
忠实的购买者作为品牌的“粉丝”,将成为品牌未来获得可持续效益的保障,并将这种“粉丝”力量逐渐转化为“粉丝经济”,从而促进企业品牌传播。
为什么一个品牌要有自己的粉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消费变得更加便捷和活跃。
在粉丝经济时代,谁能把握住粉丝的心理,谁就能拥有绝对的市场;谁的粉丝数量多,谁就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谁的粉丝粘谁,他的品牌就能继续发展。
此外,在营销中有一个公认的常识:开发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老客户的3~10倍,能否留住客户是一个品牌成功的重要条件。
因此,通过互联网低成本积累粉丝已经成为未来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中国传统商品的网络名人,还是喜茶、钟薛高,等新兴网络名人品牌的崛起,我们都能看到粉丝对一个品牌的重要性。
发展“粉丝品牌”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有效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向心力,留住老客户。同时,由于粉丝对品牌的强大向心力,能够激励“粉丝”自发地向身边的“路人”或消费者推荐分享,从而自然形成口碑宣传,形成低成本高营销的作用。
另外,把消费者变成“粉丝”,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喜欢并经常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除了高回购率,一个忠实的消费者已经成为品牌的真正粉丝。这个粉丝的意义和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有很大的不同。
在社交平台上,当有人“关注”某个品牌时,品牌会假设他是粉丝。但是品牌对这个粉丝做了什么,粉丝会怎么对待这个品牌,都是互相不了解的。
大多数情况下,品牌对粉丝漠不关心,甚至对这个粉丝是谁都不感兴趣,更不用说培养他们成为意见领袖和口碑传播者。
一个忠实的消费者可能会欺骗你,让你觉得他是粉丝,但他不是。比如他买你的产品,可能是因为便宜,或者因为离家近,或者因为打折。所以你看到的忠实消费者是不可信的。
一个真正的粉丝会谈论品牌名称、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告诉别人这个品牌有多好,并推荐给别人。一个真正的粉丝,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品牌的“生态”中,为自己是品牌的粉丝而自豪。
能做到这几点的品牌并不多,比如名列前茅的苹果, 谷歌, 亚马逊, 华为, 星巴克, 阿迪达斯耐克,尤其是在小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前期的参与感将消费者升级为粉丝的品牌。
如何把消费者变成品牌粉丝?
品牌粉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品牌的粉丝数量证明了有多少人喜欢你的品牌,也代表了你的品牌是否更有生命力。那么,如何把消费者变成品牌的粉丝呢?
1.与消费者共创
用户粘性是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在“粉丝经济”模式下,粉丝参与度是增加粉丝粘性的重要指标。
提升粉丝的参与度,首先要让粉丝兴奋,即品牌要有一个能直接攻击消费者心理的好产品,让消费者喜欢并持续喜欢这个产品,最后把这个产品卖给消费者。
比如小米的知名手机,成立初期就非常注重用户参与。他们瞄准“手机爱好者”这一群体,与他们积极交流互动,定期召开多次粉丝支持会,在小米推广小米,培养了不少忠实粉丝
他们也是米粉的核心成员。这些粉丝不仅为小米,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免费宣传,也为后续产品的发展和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小米为发烧而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品牌要尽可能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使命,邀请用户参与到自己的品牌建设中来,通过共同创造和传递价值,做更多对客户和大众有益的事情,从而超越枯燥的“买卖”利益关系,发展出更有意义的新型用户关系。
2.让消费者主导社交
将一个品牌发展成为“粉丝”消费群体,需要引导消费者参与品牌运营,让消费者主导社会话题,根据产品属性和用户生活习惯寻找社交点。
品牌可以进一步强化平台的社交属性,开展粉丝社群会议的运营,从而激发更多粉丝的参与热情。
小米手机、华为手机、苹果手机通过产品本身构建品牌社区,通过互联网聚集对产品功能的认知,对品牌或领导者产生情感化的用户群体,形成“米粉”、“花粉”和“果粉”等粉丝群体。
3.关注消费者体验
信息爆炸时代,媒体环境非常丰富,广告有效触达消费者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传统广告的营销效果下降,口碑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
因此,品牌必须尽力积累用户数量,不断提升用户的关注度和体验度,形成良好的口碑,让用户自发地帮助品牌进行裂变传播。
如何创建用户信誉?通过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品牌的经营目标涵盖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与用户互动,才能产生用户价值。
一个品牌能有忠实的粉丝,是因为它能给消费者带来优秀的消费体验。
现代中国茶叶店每年需要花费数十万美元才能获得博物馆的名画授权。而且还会赠送大量周边产品,在旺季推出相关活动,只为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现代中国茶叶店不仅提出了“一杯鲜茶永久认领”,即只要消费者觉得味道不对,就可以要求店家重做。
4.创建品牌知识产权
2012年以来,“IP”这个词在互联网大佬的演讲中频频出现。它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东西?这不得不提到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归属感”。
归属感消费带来的是消费欲望的满足,这种满足具有高度吸收性,往往会让用户付出远远超出商品价值本身的消费行为。
然而,为用户创造归属感并不容易。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强的归属感,比如苹果和LV。然而,这些品牌的宣传、包装和成本令人惊叹,往往无法复制。
一个好的IP很容易给用户带来归属感。
IP就像舞台上的明星。它可能是一个游戏,一个角色,一首歌,一部作品,甚至是一个名词。
通过他们在某个领域的成功,他们闪耀无比,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关注。通过一定的运营模式和沉淀,他们最终在用户心目中获得了归属感。当这个IP推出其他“跨界”产品时,用户会不惜一切代价购买。
比如小米手机火了,他的小米盒子和小米电源火了,极大的带动了粉丝的消费。这种粉丝经济消费是非理性的归属感消费,产品的价值会成倍增长。
注:文/林川,微信官方账号:pinpaiguancbao(ID:pinpaigatbao)